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别出心裁的书刊广告 - 《大学出版》杂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大学出版》杂志
别出心裁的书刊广告
范军
2006-05-29 11:18:41  来源:《大学出版》2003年第4期 
 

 书刊营销需要广告宣传,这已经成为书业企业的共识;但我们现在广告水平还不高,广告词有的还比较平淡,总体上创意不够。这里,笔者将收集到的比较别致的中外书刊广告案例略加评介,或许对我们的图书期刊营销工作有所启示。
 一、美国《时代》周刊广告
 《时代》周刊增刊登过一幅脍炙人口的漫画广告:在野外森林里,一位猎人正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一只戴着眼镜的长颈鹿伸长脖子与猎人同看一本书。画面上有这么一行字:“没有其他时间能像现在这样读书了!”这本如此令人着迷、把敌我双方紧紧吸引住的书正是《时代》周刊。这幅漫画的奇特夸张形象和不可思议的组合,取得了良好的幽默效果。而这种幽默又准确深刻地表达了《时代》周刊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可读性强的主题。美国市民看了这幅广告后无不开怀大笑,《时代》周刊的销量也因此大增。
 《时代》周刊另有一广告文案,这样写道:“我们的娱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时代”。这几句广告用语分别对应《时代》周刊的四期封面,其封面故事分别是关于总统选举、罗马教皇、爱虫、权力人物更替等内容的。广告画面的表现与主题之间若有似无的关联,、实则是为《时代》的含义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容斋随笔》广告
 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是作者耗四十年之心血精心构撰的一部笔记体著作,涉及文学、史学、哲学、艺术、政治诸多方面。此书博大精深,资料丰富,议论精彩,考证确切,格调高雅,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毛泽东从延安时期直到去世,精心研读该书四十多年,终身珍爱这本书,直到临终前要看的最后一本书就是《容斋随笔》。1993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容斋随笔》这本沉睡多年的古人笔记破土而出,在河南点子大王李旭的策划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沸沸扬扬的《容斋随笔》热。
 应该说,策划者对这部书的广告包装是很有创意的。李旭用“毛泽东生前要读的最启一部书”和“毛泽东终生珍爱的书”两句颇有感召力的话作为广告词,加上一代伟人诞辰100周年的好机会,编译出版这部老古董。新书出版后,李旭又在同一天向全国各地的报刊读书版寄出了30份有关这本“奇书”出版的书讯、报道。《人民日报》、《广州日报》、《文摘报》、《河南日报》都纷纷做了报道、介绍。李旭凭着两句响亮的广告词硬是炒红了一本古书。
三、书与酒
 有一类广告叫类比体广告,就是把两类不同的商品(有时也可以是同类商品)加以比较,以衬托对照的方法宣传其中某一商品。由台湾广告人员创作的《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广告文案即属此类。广告原文是这样的:
 书与酒 价格相同 价值不同
 一套书的价格只相当于一瓶酒,但价值及效用却大为不同。尤其,用一瓶酒的代价,买一套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有效的管理技巧,使你的企业能够提高效率,快速成长,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因为,酒香固然令人陶醉,但不过是短暂、刹那的美妙。书香却是咀嚼的品味,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一本好书,能为你带来智慧与启示,让你解惑去忧,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所以,与其花钱买醉,不如斗室书香。《企业管理百科全书》,正是为每位经营者准备的。它是140位经理、学者智慧的结晶,由20位专家联合编纂。拥有一套《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任何企业管理新知,伸手可得。真正是对付经济不景气与同业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四、玫瑰之路(《游戏世界》广告)
 《游戏世界》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流行的鸳鸯蝴蝶派杂志,格调不高,但很有市场。1922年9月《星期》第二十八号广告栏有一则关于该杂志的广告,倒是很符合它的特点。广告词是这样的:
 《游戏世界》是诸君排闷消愁一条玫瑰之路。其中有甜甜蜜蜜的小说、浓浓郁郁的谈话、奇奇怪怪的笔记、活活泼泼的游戏作品。从第十三期起,我们还嫌这条玫瑰之路开得不茂盛,特地请了灌园的名家,培植灌溉,务要使这条玫瑰之路,开得花团锦簇,又香、又甜,又芬芳、又馥郁,使人家走进这条路,一个个都一百二十分的适意。诸君吓,快到这开放的玫瑰之路上来,寻点新趣味回去。
五、老舍的幽默广告
 文学家老舍是语言大师,也是幽默大师。他曾为自己的作品写过一则广告,刊载在1934年12月的《论语》半月刊上:
 《牛天赐传》是本小说,正在《论语》登载。
 《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
 《离婚》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
 《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话,又不大像童话。
 《二马》又是本小说,但没有马。
 《赵子曰》也是本小说。
 《老张的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

 六、小品文似的广告
 20世纪20年代的新月社创办的《新月》杂志,经常刊载一些新月书店出版的新书广告。姜德明先生的《书摊梦寻》专门有一篇文章谈新月的广告,其中论及秋郎的《骂人的艺术》。姜先生怀疑出自梁实秋之手,认为这则广告是可以作为小品文来读的。广告原文如下:
 十六年夏季,主撰《时事新报•青光》的秋郎,成了上海最流行的谜语。人人问‘谁是秋郎?’
 天天早上你起来,他给你一顿最滋补的早餐——一顿大笑。渐渐你又觉得那笑里还有一丝的苦味儿,辣味儿,只要你肯用思想,便能发现你笑的,也许就是你自己。原来他给你的,不是适口的早餐,乃是一帖攻砭性的毒药。于是人人更要问谁是‘秋郎’?
 秋郎只是一个骂人的艺术家。他自己说:“有因为骂人挨嘴巴的,有因为骂人吃官司的,这都是不会骂人的缘故。”秋郎挨过嘴巴没有,吃过官司没有,被人骂过没有,我们姑且不管;他的笔锋,他的幽默,他的人生批评,却早已替小品文开了一个新纪元了。
 《骂人的艺术》虽是一集小品,但是它有它的大贡献。

 中国书业已经进入了“好酒也要勤吆喝”的阶段。我们不仅要“勤吆喝”,还要“会吆喝”、“巧吆喝”。书刊广告自然是一种吆喝,只是这种吆喝更有学问、更富艺术性罢了。


[作者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大学出版》2003年第4期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