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成功举办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成功举办
2023-04-25 15:53:20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4月21日,“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据北京大学副校长、《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介绍,目前《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已全部整理完成,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近两亿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顺利完成,《儒藏》工程整体上转入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近20年努力,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编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2003年,“《儒藏》编纂与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教育部立项,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担任项目首席专家。2004年,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成立,负责组织实施编纂工作,工程正式启动,《儒藏》“精华编”又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同年,《儒藏》工程被列为“北京大学‘985’工程重点项目”。2006年,《儒藏》编纂工程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至今,《儒藏》“精华编”的出版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重大工程出版规划。

  《儒藏》工程是在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之下,将中国儒学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域外文献萃为一编的一次重大学术实践。该工程计划对海内外3000多种儒学典籍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为此,在《儒藏》“精华编”阶段,北大邀集了海内外近百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联合攻关研究。

  《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收录了中国的儒学传世文献458种、出土文献52种。同时,韩国、日本、越南部分的编纂工作也分别在推进。

  《儒藏》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率先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在编纂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底本、校本择优择善的原则,大量利用了前人未能利用过的旧本、足本、精本,对部分前人已有成果,在原整理本基础上,依照《儒藏》体例,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进一步完善底本、校本选择和全书标点校勘,做到后出转精,为学界提供了一大批内容更完整、文本更精良,并便于阅读利用的儒学文献整理本。

  此外,《儒藏》“精华编”数字化平台已试运行上线,“精华编”单行本也将在今明两年完成出版。此次展览展出《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以及40余幅图片。

  《儒藏》编纂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儒学文献510种以及韩国、日本、越南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第二阶段《儒藏》全本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将以中国丰富的儒学典籍文献为基础,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以严谨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对重要的儒家文献进行整理,对于保存文化遗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为文化创新提供文化传承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编纂《儒藏》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要求。

  今天,重新回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及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了能够系统深入地研究儒家思想文化,将儒家经典及其在各个时期的注解、历代儒家学者的著述,以及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各种文献编纂成一部大文库——《儒藏》,无疑对当今和后世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