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教写作必须解答三道题: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我们往往纠缠于“写什么”与“怎么写”,偏偏忽视了“为何写”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其实,“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而“为何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因为它关乎写作的价值观与动力源。教师的教育写作,无论是写教案还是写论文,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评职称,满足一时之需,那么写作就是一块“敲门砖”,“门”敲开了,“砖”便扔掉了。如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或者实现自己的教育人生,那么写作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内生力”,“力”增强了,“路”自然就走得远了。
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把教育写作当作“敲门砖”,需要时才想起来“抱佛脚”,自然就成了一件“苦差事”。怎样才能解脱这种教育写作之苦、之痛呢?那就是找到写作的意义感。有一句话说得好:“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让生活的每一天变得更有意义。”对于教育写作来说,有一个为之奋斗的教育梦想——专业成长,就能让每一次艰苦的写作变得更有意义,痛并快乐着。

5月16日(周四)19:30,我们邀请到了颜莹(作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审)、刘杰(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刘波(高级教师),三位嘉宾为大家领读《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一书。
嘉宾简介

作者:颜莹
颜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审。近年来,着力研究教师优秀教改成果的专业表达,多篇论文发表于《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编辑学刊》等核心期刊。专著先后入选“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教师报2022年度十本书特色榜单”,获华东地区2020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曾获全国教育理论刊物优秀编辑、华东地区期刊优秀主编、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编辑、首届江苏主题宣传好文章策划编辑等荣誉称号。

嘉宾:刘杰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嘉宾:刘波
教育硕士,高级教师,2015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2020年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

主持人
程晓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订购)
颜莹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一线教师的教育写作工具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写作”正在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写作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每天需要面对的事情。本书作者长期关注教师写作问题,深知教师写作的痛点,按照教育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文献综述、调查报告、校园通讯等文体,结合实例,为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可以切实解决教师“写作难”的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提炼和表达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建设自己的写作园地。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