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一部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写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全部出版之际 - 经营管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经营管理
一部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写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全部出版之际
左健(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0-20 14:16:35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南京大学已故老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南京大学出版社承担这一套200部、7000余万字的大型学术丛书的出版任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06年8月全部出齐,经历了近20年的光阴。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八五”、“九五”、 “十五”、 “十一五”的“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熏《评传》跨越了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和南大出版社近20年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连。作为1987年进南大出版社工作,自始至终参与《评传》编辑出版工作的南大出版人,现在,200部《评传》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面前,抚今追昔,不禁感慨系之。200部《评传》就像是筑成了一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城”,凝聚了2500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270多位中华民族的先贤像浮雕一样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的声音,穿越浩瀚的历史,如此清晰地在当代文明的时空中激荡回响。
一、匡亚明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匡亚明出生于江苏丹阳一个塾师之家,从小随父诵读诗文,孔子的许多思想,诸如孔子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精神,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匡老与《评传》结缘首先是从孔子开始的。早在1938年,提出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领袖的指示使得年轻的匡亚明经常思索传统文化的问题。他在《孔子评传》的“后记”中提到:“1942年在延安,一度住在杨家岭,有机会和毛泽东同志接触请教了。我带着对孔子已形成的‘否定之否定’态度和他谈起孔子问题……” 匡亚明关于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想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对他说:“等到抗日胜利、全国革命胜利的时候,自然就有可能腾出精力来总结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对孔夫子的批判继承问题和评价问题。”领袖的指示,他一直铭记在心,并把研究孔子和总结传统思想文化作为党的任务来完成,终生不渝。
在1981年辞去南大校长职务以后,匡老就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和《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编撰出版筹划工作之中。我们出版社的同志作为出版任务承担者与他接触的过程?熏就是不断聆听他的教诲?熏不断对总结传统思想文化的意义加深理解的过程。我们感到,从那时起,匡老就是整天想着《评传》,逢人必谈《评传》。
匡老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评传》?从他在《孔子评传》的“后记”中,我们可以把握他的思想脉搏。他首先认为,总结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领袖的嘱托,是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在革命战争年代,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总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也没有机会来加以总结;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表明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在匡老卸去行政职务以后,他是把总结传统思想文化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的。
其次,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泱泱古国,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有丰富而优秀的传统值得总结。匡老力图通过《评传》的出版,总结传统思想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并且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比如,传统文化讲“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和现在倡导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一脉相通,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的思想价值;我们现在经常讲的“和谐”,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匡老不像一般学者治学,为总结而总结,为研究而研究,他始终有着革命家经世致用的意识、胸怀和责任感。对某些人来说,在今天注重物质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讲“仁”讲“和”,讲传统文化,似乎有些书生气。但是现在,中西方学术界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探索伴随着几千年人类生活至今仍在发生作用的传统,不仅是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我们有责任提醒这个社会,不能丢掉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底蕴和灵魂。传统思想文化中,有不少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关于人的素质,人的道德品质,如何立身做人等问题,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有非常深刻、丰富、权威的思想资料,可以古为今用,作为教育国民的教材。就像钱伟长同志在《评传》50部的发布会上所说的:“希望200部《评传》能够很快出齐,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而全面的素材,让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中受到启迪。” 匡老曾经主政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有一本杂志就叫“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样定位是深有含义的。因此,我们认为,匡老总结传统思想文化,归根结底是要为中国的现实服务的。
二、坚持不懈编撰出版《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出版?熏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长期关注。在南京大学,《评传》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项目,为了《评传》编撰工作的正常运行,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在江苏省,省里几任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江苏省关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工作领导小组”,孙家正、王霞林同志分别担任前后两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领导、协调有关工作。因此?熏 《评传》不仅是南大的学术工程,不仅是南大出版社的出版工程,也是江苏省的重大文化工程、学术工程、出版工程。
再往大处说,《评传》还可以说是国家导向工程。1989年11月1日,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协助做好编著〈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通知》,要求社会各界支持《评传》的编著出版工作。在我的印象中,这也是绝无仅有的。1996年7月15日,江泽民同志亲临“‘96中国出版成就展”江苏展厅,听取江苏省张怀西副省长对《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介绍,对匡亚明同志矢志不渝决心完成200部《评传》的盛举表示赞赏;8月16日为《评传》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胡锦涛同志1996年11月1日在南京,专程到匡老寓所看望匡老,希望《评传》200部早日出版问世。乔石同志也挥笔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陆定一、谷牧、丁关根、李铁映、吴阶平、钱伟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不同方式对《评传》表示关心和支持。
随着对《评传》出版意义在认识方面的不断提高,南大出版人更增强了出版好《评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将之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1988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时惠荣社长代表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举行了关于出版200部《评传》协议书的签字仪式?熏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出版之旅,其中凝聚了南京大学出版社两代出版人,历任社领导(时惠荣社长、任天石社长、周宪社长等)的心血和汗水。1990年《评传》的开山之作——匡老撰著的《孔子评传》问世,责任编辑是李忠清老师。最后确定的封面设计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张守义先生。他设计的每一本《评传》封面上,都有一盏传主所在时代的灯,为此,张先生收集了上百盏古灯?熏成为古灯收藏家。那一盏盏灯也标志着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连接现代文明之光辉,照耀着我们民族发展的远大前程。
为了加强评传的编辑工作,出版社专门成立了《评传》编辑小组,不少骨干编辑全身心投入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在三审四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印前审读;在编辑流程方面,采取了“编辑提前介入”的措施,在作者写作阶段就确定了责任编辑,以利于双方提前进行交流沟通;在编辑力量的组织方面,聘请了省内相关专业的资深编辑担任审读工作。在各方努力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评传》的编撰出版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1996年推出50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评传》50部首发式与学术研讨会";1999年推出100部,在香港举行“《评传》100部首发式”;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推出了150部,在南京举行发布会,均引起了海内外媒体以及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作了大篇幅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现在,在200部全部出齐之际,南大出版社作为出版部门,对所有对于《评传》的出版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的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三、海内外学界高度评价《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学术界对《评传》出版的意义有很高的评价?熏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认为《评传》充分体现了史才、史学、史实的三个标准;陈鼓应先生说:“《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出版,中国和世界各国任何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者,都会注意到它,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世界的共有财富。”中科院的潘吉星先生认为《评传丛书》具有“国际意义”?熏这套书?熏“可以说在人物传记图书的出版史上?熏开创了一项‘世界记录’。” 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熏对于《评传》的编撰与出版工作是很大的鼓舞?熏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各级各类图书评奖中,已有《孔子评传》、《孟子评传》、《庄子评传》、《贾谊评传》、《王弼评传》、《杜甫评传》、《白居易评传》、《周敦颐评传》、《宋应星评传》、《康熙评传》、《吴敬梓评传》、《章学诚评传》、《郭嵩焘评传》、《孙中山评传》等60余种图书荣获“中国图书奖”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省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同时,《评传》也引起了海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评传》已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等著名机构收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均表示有意向我社引进版权。韩国在引进《诸葛亮评传》版权后,进一步表示将引进《黄宗羲评传》、《王守仁评传》。2005年12月,日本北陆大学理事长北元喜朗先生访问南大,对《评传》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组织翻译力量,将其译为日文。
《评传》的出版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如湖南桃园县朱海峰读者来信说:“我是南大版图书的忠实读者,尤其是贵社业已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我已购得大部分。这套书太好了,以至于我不但自己买,还向朋友们及部分书店郑重推荐过。”据统计,先期出版的150部《评传》中,大半以上得以重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相信,在《评传》200部整体出版以后,不仅会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为越来越多的读者阅读和收藏,而且必将走向世界,“架起沟通东西方思想的大桥,丰富世界思想宝库,让各国分享我们东方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潘吉星先生语)
对于南大出版社来说,《评传》的整体出版,并不是工作的结束。我们还要会同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广泛听取学界和社会大众对于《评传》的意见,对这套丛书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之处随时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其内在质量。希望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能够帮助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和国际学术界的朋友们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辉煌成就,在与先贤圣哲的对话和碰撞中,建构和谐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大学出版》2006年第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