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贺耀敏:实施精品战略 增强竞争实力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贺耀敏:实施精品战略 增强竞争实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03-25 16:53:02  来源:《中国出版》2003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优势,始终高扬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坚持用先进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学术、服务社会,把大学出版工作同我国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成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的重要阵地。人大社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路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出版新书600余种、发行码洋4亿元。
 人大社始终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一直把出好教材精品、学术精品、引进精品这三种精品作为精品战略实施的目标。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极大地增强了人大社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三种精品为龙头和骨干,其他类图书共同成长的出版结构。
 一、出教材精品,服务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在历史上,人大社的辉煌同她出版的高校文科教材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密不可分。如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秀林教授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宋涛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等发行都在数百万册。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人大社出版的高校文科教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规模扩大,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内容不断更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跟踪教育的轨迹,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出从教学内容到教材协作方式都能够适应发展新要求的教材。
 为此,人大社从20世纪90年代起实施了一系列的教材建设工程。1993年,为适应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转变对教材提出的新要求,人大社新编百余种教材,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从1999年起,启动了规模宏大的“21世纪系列教材”的出版工程,这项出版工程计划出版30多个系列600余种新编教材,现在已经出版了20余个系列近400种,其中有百余种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或推荐教材。这些新编教材紧密跟踪我国改革开放和社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人大版教材每一次更新出版,都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和队伍优势,集中校内外、老中青专家学者的智慧,在基本学术观点上追求科学性,在对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解释上追求准确性,在学科建设上追求前沿性,在装帧设计上追求时代感。
 二、出学术精品,服务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人大社高度重视优秀学术精品的出版工作,从多年的实践中感到必须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抓:一是抓有文化积累价值的理论学术精品;二是抓能对社会改革发展的现实产生有影响力的理论学术精品。在出版有文化积累和传承价值图书方面,人大社出版的由著名哲学家、翻译家苗力田教授主持翻译的10卷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该全集是由希腊文直接翻译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出版了由李岚清同志亲自倡议、教育部组织编写的6卷本的“中国传统道德丛书”(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亲自为该书题词)。还出版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编写,是我国惟一一部权威的审判案例汇编,1995年开始出版,每年3卷)、12卷本的《清史编年》、3卷本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等著作。这些图书的出版对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文化积累、法制建设,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人大出版社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积累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人大社学术著作的出版也已经成系列、成规模,每年都有新的选题运作和出版。
 在出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精品图书方面,多年来,人大社精心组织和出版了“经济科学文库”、“法律科学文库”、“管理科学文库”、“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丛书”、“人文丛书”以及“清史研究丛书”等一大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图书。这些图书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力求对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给予科学回答,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精品图书的出版,人大社还建立了严格的学术把关制度和规范,对学术著作的选择采取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在对5个出版事业部进行考核时,把提高
学术影响作为第一项考核指标,规定各出版事业部的学术著作品种所占比例不低于20%到30%。提倡以原创性学术著作出版为主,注重引进国外经典学术名著。人大社还设立了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每年资助200万元,出版“中国人民大学丛书”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土文库“等学术著作。
 三、出引进版精品,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大规模、成系统引进对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有借鉴意义和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有推动作用的教材和学术著作。
 人大社注重引进西方优秀的经济管理领域的学术成果,以服务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如以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科学译丛”和以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的《管理学》为代表的“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的出版,不仅在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出版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内容的更新和研究。其中的《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目前,人大社正在积极推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这套译丛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和行政制度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人大社发展壮大的新机制。人大社从“九五”到目前在以策划为导向的编辑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迈出了四大步:第一步,成立策划编辑室;第二步,实施项目负责制;第三步,建立选题策划部和书稿审读部“两大部”的新机制;第四步,适应建立出版集团的组织结构的需要,成立出版事业部。通过这种编辑体制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人大社的出版生产力,不仅达到了“日出两书”的规模,而且单制品的效益也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同时人大社的图书质量也在业界和读者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通过这种编辑体制创新,使出版社进一步增加活力,提高整体实力,增强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人大社将抓住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大实施精品战略的力度。通过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人大社建成多种媒体互动、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化的现代出版集团。

摘自:《中国出版》2003年第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