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试论出版业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 经营管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经营管理
试论出版业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姚图强
2003-03-25 17:05:42  来源: 
 
 出版社内部业务的管理模式是为“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壮大物质基础、增长后劲和创新能力服务的。出版社的内部业务工作概括起来讲,就是编、校、印、发。行政领导、财务管理等部门都是为这一主要流程服务的;审、校都是内容的把关,是无形管理。就有形管理而言,编、印、发是出版社的主要业务环节,出版社的业务管理模式主要指对这三个生产环节的组织方式或组合方法。由此可以总结、概括出其业务组织法的原则、组织工作的重点以及各个环节之间地位、作用的不同,从中体现出管理者的管理者思想、管理目的、管理方向等等。
 出版社业务管理的模式,如果用横向思维方式来分析,从配置编、发(印也是技术服务部门)的不同地位角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大发行——小编辑;
 2、大编辑——小发行;
 3、编发并重——平衡控制。
 如果用纵向思维方式采分析,从人员配置、流程控制的角度可以分为一条龙和多条龙两种管理模式。
 大发行、小编辑的模式目的在于精简编辑,强化发行力量,以发行为龙头带动编印等环节。其利在贴近市场,对市场保持敏感的反应能力。其弊在于编辑力量相对削弱,有了较多、较大的适销选题后不能投入大量的编辑去进行书稿加工,及时出书,容易贻误战机。有的出版社聘用一些兼职编辑以补不足。
 大编辑、小发行的模式与上相反,重编不重发,编得多,发行力量弱,容易造成编印发渠道拥堵,流程出现不畅。
 编发并重、平衡控制的模式是多数出版社管理者采用的方式。此种模式如能运用好则收到双效统一、流程顺畅、人员尽才、凝聚力强等效果。
 “一条龙”模式是指全社不分编、印、发,没有部门、业务的分工。一些小社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多条龙”模式是同样的形态,但仝社人员分成几组,每一组均是统管编、印、发全部环节的,小组之内不作分工。纵向组织模式容易调动职工的精力、能量,减少环节摩擦、意见分歧、决策失误,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类似国外的小社。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容易犯萝卜快了不洗泥,内容把关、质量把关不严的毛病。二者相比较,多条龙比一条龙好,好在它有竞争、有比较,相互间有一个牵制,管理者容易及时发现问题、统一管理;一条龙随意性强,职责和效益分不清,容易造成低效、混乱、散漫的状况,不利于两个效益的统一实现。
 在分析了以上五种出版业务管理模式之后,应该看到,新出现的其他模式,如出版集团模式、以多种经营为主的模式、外挂公司分头经营的模式和合资经营的模式等,也有着新的内涵与特点,但不管其外在模式如何不同,上述五种模式仍是出版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核,衍变是为了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和优势。要使两个效益实现最大化,工作平衡、优势互补,总是管理者在选择、确定模式时首先要追求的管理目标。
 比较看来,大发行——小编辑模式、编发并重——平衡控制的模式、多条龙模式都是较为理想也较为成功的模式。在近年的实践中,这三种模式也是最为有效的,多数出版社都在朝这三种模式借鉴、努力,也获得了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改革效果。其中,大发行——小编辑模式、多条龙模式都是操作方式明确且易把握的。编发并重的平衡模式最费管理精力,也受多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其平衡艺术是实现管理效益的生命,它更需要内行、经验、智慧、人才和管理技巧。
 毫无疑问,上述基本模式呈现出改革攻坚的过渡阶段特有的多元、开放、不成熟的特点,它需要出版业同仁积极探索,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创建出既适应自身特点又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模式。

摘自:《中国出版》2003年第3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