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牛鞭效应”对图书库存管理的影响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牛鞭效应”对图书库存管理的影响
顾金亮(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12-10 15:19:22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08.11
宝洁公司(P&G)管理人员在考察最热销产品婴儿一次性纸尿裤订单的分布规律时,发现一定地区的婴儿对该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零售商那里销售量的波动也不大,但厂家从经销商那里得到的订货量却出现大幅度波动,同一时期厂家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幅度更大。惠普、IBM等公司得知后,也进行了类似的考察,结果与宝洁一致。这一现象就如同放牛人手中的牛鞭,执鞭的手腕只要稍稍一用力,牛鞭的梢部就会大幅度地摆动,研究人员就把这种随着供应链逐层上升,订购量的波动幅度递增的现象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1]牛鞭效应告诉我们,当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只依据与其相邻的下级结点的需求信息制定供应或生产决策时,不真实的需求信息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并逐级放大,越往上的供应商得到的信息与实际消费中的需求信息相差越大。
一、图书库存管理中牛鞭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
1.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
出版社在图书印制之前都要对印本数量进行估计和预测,对需求的预测主要以各分销商为其提供的需求信息为依据,出版社一般采用指数平滑法或移动平均法来对需求信息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习惯性地根据历史信息和经验对图书的未来需求作出相应的预测。分销商一般情况下是根据零售书店的订货数量以及自身的安全库存点来预测本地区读者的需求,而图书的零售书店也是根据终端读者的需求预测和自身的安全库存点来预测数量。这些需求的多重预测经过各分销商和零售商习惯性的层层加码和放大,其结果是需求的预测数逐步被放大,预测的需求量比实际大得多,最后导致出版社的需求预测比较大。这种习惯性的需求信息预测和夸大订货量会把整个供应链卷入到“牛鞭效应”的漩涡之中。
2.风起云涌的折扣大战
现行的图书流通体制导致“折扣战”愈演愈烈,且早已冲破合理的临界点。一方面是哪个出版社折扣率越低,其收到的订单将越多;另一方面批发商、书店订货批量越大折扣就越低,利润空间也越大,所以折扣率成为他们进货的主要衡量标准。这种出于书店、批发商受利益驱使引发的大批量的订货,显然偏离了市场对图书的实际需求,加剧了牛鞭效应。
3.失衡的库存责任
目前的寄销制是,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损失几乎都由出版社承担。[3]每个批发商、零售商一般都有一定比例的退货权利,比如10%~20%不等,这导致出版社承担了巨大的库存风险,而作为中间结点的批发商、销售商没有库存风险意识。这样的话,无须承担库存风险的中间书商占有绝对有利位置,其为确保安全库存的需要,往往倾向于加大订货量以掌握主动权,从而必然加剧牛鞭效应。
4.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
目前我国图书供应链上各结点企业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好,70%的出版社拥有了自己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但遗憾的是,由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大多是自主开发的,且开发年代不同(有的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有的才刚刚开始)、所采用的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系统档次高低不一,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图书信息格式标准,以及受图书供应链所属地区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等,导致同一供应链中结点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对接,即形成了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也造成同一信息通常要在供应链各环节中被重复采集多次、识别、录入等,增加了信息源的输人错误率,同时加剧了需求预测的扭曲:由于无法在整个图书链上实现信息共享,供应双方都在盲目预测、盲目生产、盲目订货,从而加大了牛鞭效应。
二、图书库存管理中牛鞭效应的削减策略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图书供应链自然也不例外,其中的牛鞭效应不能完全消除,只能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控制。主观上,供应链中各结点企业作为逐利的理性经济个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其决策博弈的结果肯定都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出发,导致牛鞭效应现象的发生和加剧。客观上,由于供应链链路长度的存在,信息在通过各个结点时以及在各个结点之间传递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真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整合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之间的诚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如生产、销售、需求等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
1.实现向供应链管理观念的转变
当前出版业迎来了供应链管理的时代。要较好地削减其中的牛鞭效应现象,中国出版业首先要敢于全面、积极、开放地接受和吸收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精髓,迅速实现观念上的变革:
(1)由传统的企业间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思想向供应链中各结点企业的双赢博弈思想转变。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查尔斯,法恩教授近年来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当今比拼竞争力的战场上,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只有学会与别人资源共享、携手发展,才更容易获得成功。[3]
(2)由传统的需求预测安排生产的思想向市场需求拉动生产的思想转变。当今,图书市场不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中国的图书供应链应该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如实行延时策略等,而不是以出版社为中心,凭出版社的主观预测决定生产、销售图书的品种和数量。
(3)由传统计划时代的图书商自成一家的封闭思想向融人世界商流的创新学习的开放思想转变。根据系统耗散熵增理论,孤立的系统将处在无序的熵增状态。为了获取系统的有序高效性,必须坚持系统的对外开放性。因此,中国的图书供应链不能只是局限于中国本土的图书供应链,而应面向全球、不拘一格地吸引国内外人才,果敢地采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积极地学习国外图书供应链经验。
2.以实际行动构建高效运行的供应链
(1)实现信息共享。共享的信息包括销售、库存、货运等信息。要实现信息共享首先必须实现我国图书业的标准化建设,在开放的Internet平台上实现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互联,使供应链各结点共享最下游结点的POS系统的图书实时销售信息以及各级结点的库存信息、货运信息,减少信息在多级中的失真、扭曲放大现象,也为各级结点准确、科学的预测提供客观的数据
(2)优化库存管理。其方法是采用合作管理库存的管理思想,如目前国外流行的是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或联合库存管理(Jointly-Managed Inventory,简称JMI)。两者实现的是在一定的合同框架下供应链上下两级企业共同管理库存,以降低双方运营成本。VMI是由供应商代理用户直接管理下游客户库存,一旦发现下游客户库存不足,马上实施供货,但在VMI系统中,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意外损失(如物品毁坏)完全由供应商承担,没有形成风险共担的合理机制[4];JMI克服了VMI缺少风险共担的不合理机制,实行供应商与销售商权利责任平衡、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在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与竞争性库存损失的分担机制,将供应商全责转化为各销售商的部分责任,从而使双方成本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利于形成成本、风险与效益平衡机制。具体实施有两种方式,即供应商企业将取消自己的产成品库存,而将库存直接设置到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仓库中或者直接送到核心客户的生产线上,但这些要求供应商企业离核心客户距离较近。这两种方法各有一定的利弊,但均能有效抑制牛鞭效应现象,值得我国图书供应链中的各结点企业借鉴。
(3)建立有效的契约保证。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图书供应链上各方均已形成有效的契约保证,如德国的图书供应链有着非常稳定的企业合作关系,英国的图书供应链系统借助于英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图书商协会制定行业交易标准以共同执行。契约有有形(法律)约束和无形(道德)约束两种。能进入某一图书链中的结点企业本身就是受一个无形的机制约束,在遇到其他供应链(如来自国外的图书供应链)的攻击时,图书链中的结点企业应该能协调一致、维护本供应链的利益,否则单个企业单枪匹马将无法与其他供应链抗衡;但图书供应链中的结点企业更应该受到有形契约的约束,如共同承担库存风险和运输成本,最下游结点书商的POS系统信息提供必须实时准确,在图书缺货的情况下出版社必须要有良好的有形契约来解决图书分配的比例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契约约束机制,从道德和法律上将有力地巩固图书供应链上下游结点企业之间的忠诚度、业务协调度,有利于减少牛鞭效应。
(4)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图书供应链的绩效评估体系含有两个部分: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估、供应链中结点企业的绩效评估。评价指标不仅含有经济指标,也有非经济指标。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淘汰供应链中绩效不良结点(瓶颈企业),有利于催生一个快捷、高效能的大中盘,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强大、敏捷的供应链。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通过绩效评估体系优化的供应链将能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把库存尽量压缩为“在途库存”,这是减少牛鞭效应现象的必备条件,也是激励我国图书业自我改革、不断提高,尽快与国际接轨、竞争的有效手段。
(5)供应链结构合理。根据信息学的原理,信息链路越长,则信息失真度越大。供应链也是如此,供应链越长。则链上的结点(企业)越多,结点与结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越长,则越会增加牛鞭效应现象,因此适度地控制供应链的长度有助于减少牛鞭效应现象,如网上直销本身就是缩短供应链的长度,从而达到减少牛鞭效应现象的营销方法。国际上著名的亚马逊书店、国内的当当书店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注释
[1] Lee Hau,V Padmanabhan and seungin Whang.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Spring 1997,38(1):93-102
[2]张鸽盛,杨正伟,图书寄销制存在的问题及规避措施[J].大学出版·2007(2):38-41
[3]查尔斯·法恩著;张强等译.时钟速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段建宇,张海涛.VMI策略对牛鞭效应的控制[J],1物流技术.2006(2):49-51
[5]黄丽娟.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143-145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08.11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