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建群:用我的脚步向道路致敬——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高建群:用我的脚步向道路致敬——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3-06-01 14:11:24  来源: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订购

高建群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5月18日至19日,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举办中国-中亚峰会,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意义,将对地区发展和国际形势带来深远影响。

  2018年,高建群作为文化大使,参加了 “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70天的时间里,由中国出发,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17个国家的62座城市,横跨欧亚两大洲,行程2.2万公里,并创作了一部丝绸之路“百科全书”。

  “东方和西方之间其实并不遥远,它仅仅是一条道路的距离。”他在《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一书的前言里,用一句话语概括了丝绸之路的意义。

  “这条道路的凿通,对中国人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对高建群而言,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文化呈现和意义?

  他说:“张骞开西域道,这是中国人最早的叫法,后来又叫凿空西域。西域道被叫成‘丝绸之路’,还是近代的事情。一八六〇年普鲁士皇帝派了一个一百七十多人的庞大使团,前往中国,做两件事,一是建交,二是通商。使团中有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学者,名叫李希霍芬。当使团行进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脉时,但见从脚下的古道上,驼队驮着货物,鱼贯而过,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在那一刻,年轻的学者李希霍芬突然明白了,盛行于中世纪地中海国家皇宫中的那丝绸,正是以这样的形式,自东方中国运抵欧洲的。李希霍芬随即脱口而出,将这条欧亚商贸大通道叫成‘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称谓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广泛认可,接着又得到广泛的引用。这条伟大的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道路,这条整个横穿欧亚的道路,这个驼铃叮咚给东方的中华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带来滚滚财源的道路,它并没有仅仅在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撒马尔罕停止,而是向北、向东、向西无限地延伸。

  “这条道路的凿通,对中国人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高建群认为张骞的凿空,更具有世界的意义。“世界编年史完全可以以张骞凿空为界分,即之前的世界和之后的世界。在这里,如果再把自撤马尔罕之后的四通八达的延伸部分算上的话,这个世界的意义将更大、更划时代。”

  在高建群看来,在张骞之前,各个文明板块都是相对孤立存在的,某种程度上,是在各自的蛋壳里孕青和发展的文明。“丝绸之路的凿通,将这种文明板块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各文明板块之间开始往来掏通,取长补短。”

  “那世界还在原来的地方,而走过这个道路的你已非你”

  谈到“丝绸之路”上的见闻,高建群首先提到“道路”。他认为,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者们,为丝绸之路的古代行走,划出了三条道路。这三条道路我们将它称作旧三道。然后在旧三道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新三道:一是丝绸之路马可·波罗道:二是丝绸之路成吉思汗三千里草原黄金道,三是丝绸之路玄奘道。

  “我们姑且称之为马可·波罗道的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两千余年来,通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一条最重要的物流通道。成吉思汗三千里草原黄金道,是指自里海洞穿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形成的喇叭口,直抵莫斯科的那条道路。那丝绸之路第三条道路,我们叫它玄奘道。它是伟大僧人玄奘一千四百年前为我们踩出的道路。”

  高建群表示,在这条道路上,几千年来一直有人在走着。在这条道路上有很多匆匆的背影,而我和我们,只是道路上那名不见经传的后来者而已。“用我的脚步向道路致敬!我们将穿越各个文明板块,我们穿越的目的是学习,因为每一个文明板块在历史上创造的精神财富,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一个持续进步的民族,需要不断学习各个文明板块的智慧,唯其如此,他们才能更有力地向前行走。”

  在他写的“道路之歌”中,更是清晰的展示了他对中亚的情怀。“炽热的中亚大地呀,远离海洋的地方,你明白了这里的文化,如此之燥热的原因,地中海的上空,风儿在收集着乌云,那是谁在说了,我是一个在双桅杆船上,生活惯了的水手,只有在风景中才能获得安详。我是迈着骑兵的罗圈腿,一步三蹒跚,走完这漫漫长途的。在慕仕塔格峰下我低头致敬草原,而在塔里木盆地,费尔干纳盆地我又仰望高山。”

  谈到对丝绸之路的感情,他深情道:“你将用什么来证明,你是一个走通丝绸之路全境的人。你的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这包袱里包满了形形色色的丝绸之路故事。你像一个魔术师一样挥舞着魔杖走来,随时将这包袱里的故事抖给世界听。那世界还在原来的地方,而走过这个道路的你已非你。”

  本文原载于《华商报》。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高建群:用我的脚去踩他们的脚印——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3.05.30 13:20:39)
  • 重走丝绸之路后完成的纪行之书——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3.05.06 13:56:16)
  • 高建群:撒马尔罕,世界的十字路口,我来过!——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2.09.19 10:03:48)
  •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让我去看一看——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2.03.23 8:57:25)
  • 大游牧者,草原之王——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9.29 14:04:29)
  • 高建群: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是我的使命和担当 (2021.09.24 9:52:57)
  • 罗布泊之谜——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8.18 9:30:23)
  • 柳斌杰:写在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出版之际 (2021.08.13 9:09:03)
  • 欧亚大穿越,丝路万里行——西北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2021.08.11 9:54:41)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