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广西师大社《杨武能译文集》:呕心沥血的翻译精品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广西师大社《杨武能译文集》:呕心沥血的翻译精品
吴岳添
2003-11-26 14:19:12 来源:
杨武能先生比我年长6岁,我尊称他为武能兄。我们是南京大学的校友,他比我早几年毕业,但在1978年,我们同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外国文学所,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3年,这种缘分就颇为难得了。
我们是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年龄偏大,武能兄当时年届不惑,是我们当中的长者。我在经历了10年浩劫之后,从沈阳兵工厂考进北京,对外国文学其实是不甚了了,因此听说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当时唯一的外国文学刊物《世界文学》上发表译作,现在又是冯至先生的弟子,不禁油然而生钦佩之心。他平日里言语不多,给人以谦和稳重的印象,通常都是在宿舍里孜孜不倦地阅读和写作。1981年,我们刚刚毕业,我在专业领域里尚未起步,他就已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表了引起轰动的译著《少年维特的烦恼》,第一版就印了152000册,令我好生羡慕。
毕业之后各分东西,我留在外文所工作,他回到了家乡四川,不觉一别20余年。其间虽在外国文学会议上见过几次,但由于专业不同,他是德国文学,我是法国文学,所以联系并不算多。因此收到他让
广西师大出版社
寄来的
《杨武能译文集》
的时候,我以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的眼光翻阅之后,才着实惊叹不已。
首先是气势恢弘的规模,译文集共11卷,300余万字。如果加上因版权限制未能收入的《魔山》等三卷,则总共14卷,约400万字。须知这是发表的400万字,从事翻译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在尚未使用电脑的时候,定稿之前要有多少草稿和修订稿!而且武能兄从事翻译的时间,固然如他自己所说前后长达45年,但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主要的工作当集中在80年代以后,因此即使不把大量研究和教学的时间计算在内,仅就这套译文集的工作量来说,就不是常人所能承受和想像的了。所以在翻译的数量方面,《杨武能译文集》至少在我辈同行中堪称首屈一指,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是高屋建瓴的选题。译文集的选材气魄宏大,全部是德国文学的经典,这一点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尤为难能可贵。现在往往是出版社在确定适于出版、而且最好是有可能畅销之后才联系译者,因此译者经常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从事翻译。面对普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武能兄不为所动,独自潜心翻译德国文学史上的一流精品,充分显示出他为文学事业献身的勇气,以及要将译著传之后世的远大目光。
还有是生动流畅的文笔。译者通常或译诗歌,或译散文,往往各有所长,而这套译文集里既有歌德的小说,席勒的剧本,海涅的诗歌,也有格林兄弟和豪夫的童话。我自己长期从事翻译工作,最深的体会是译文如果读起来不顺口,必定是译者没有理解原文,或者在中文表达上有问题。而武能兄的译文不仅是文笔流畅,而且译小说生动感人,译诗歌激情磅礴,译童话趣味盎然,读来不啻是一种艺术享受。翻译能达到如此程度,没有在德语和中文两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做不到的。
最后是学者翻译的典范。以上三个方面,都是与学者翻译分不开的。惟有真正的学者,才会有如此准确的学术眼光,才会为了学术而贡献自己的一生。武能兄毕生研究德国文学,深得原著的神韵,每部译著前面的论文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不难设想他在翻译之前已经胸有成竹,所以翻译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综上所述,《杨武能译文集》称得上是中国当代翻译界的一座丰碑,对于扭转翻译不受重视,翻译质量每况愈下的不良风气,无疑将起到有益的作用。武能兄当年初版《少年维特的烦恼》时,负责出版的绿原先生曾说他当了一回维特,这确是了解译者甘苦的肺腑之言。面对这套译文集,我们很难想像他经历了多少个人物的悲欢,字里行间洒下了他多少个寒暑的心血!正是由于他对中德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因此他荣获德国总统颁发的“国家功勋奖章”和洪堡基金会的重奖,确实是理所当然、受之无愧。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1.26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内容
《杨武能译文集》丛书自序 (2003.09.15 9:56:01)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