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通论》
金建方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版
金建方新著《社会生态通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释世界,创建一系列新学说,为当前社会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具有基础理论依据的新思路。
回顾中国近代化一百多年求索的历程、反思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路径,我们借鉴的理论大多来自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欧洲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点。各国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们开始摈弃传统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社会生态通论》一书顺应了时代要求,从概念、理论、方法上进行创新,展示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维,为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及经济管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金建方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生态体来研究。在《社会生态通论》(第二版)的生态体篇中,他首先对生态体的概念做了界定与阐释,区分了生物体和生态体。并分别对生物体的需要、活性、竞争、适应、遗传与变异的五个法则;以及生态体的依存、制约、秩序、组合、冲突、限定、角色等七个法则,各自进行了界定。然后又对角色法则在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应用进行说明。进而对生态体内的形同、运行规律、运行机制进行阐述。层层递进,为其后续生态社会的阐述奠定了理论和逻辑基础。
在生态社会篇中,作者运用其“生态体”理论,对产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进而阐释其“生态社会的治理与运行,”为在中国实施全面改革,提出前瞻性方案。在生态资源的管理理论一章中,又详尽地解释了政府与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在生态经济理论篇和生态货币理论篇中,作者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实行系统化改造和创新,对中国现状进行实证考察,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当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思考。
循着《社会生态通论》提出的新理论框架,运用该书中提出的生态体、生态社会构成和运行规则的因素分析方法,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路径,将会引发一系列变革。这是一个标志。它根本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中国对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单纯引进和模仿。
来源:北青网2013/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