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成一系的重要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年代,春秋战国在思想文化上辉煌灿烂、群星闪烁,无论在文化上,还是思想方面,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春秋战国史的考证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地,考证工作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春秋战国史丛考》(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晁福林近30年来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所作考证的心血合集。作者试图对这段历史的一些点滴通过考证而求其真。
以追求史事本真为目标。
《春秋战国史丛考》收集有36篇文章,大致可分为3组,一是关于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的考证,二是关于诸子以及战国时期的著述的考证,三是关于庄子其人其书的考证。书中,钩深致远,去伪存真,有不少精当的考证与辨析。例如,《论平王东迁》一文对于周平王奔西申、“周二王并立”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辨析,使我们对于两周之际纷繁复杂的史事以及当时的宗法王权观念都有了崭新的认识。诸如此类的考证很多,作者多角度深层次地观察和审定历史之真,纠正了人们对于历史的长期的误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者认为,历史研究之所以要建立在考证的基础之上,是因为后人所见到的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行渐远,并且各种迷雾也都有意无意地将历史的真实遮蔽。历史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是求真,通过求真来认识历史的真实,而求真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考证。考证史载之真与史事之真,是非常必要而又繁难的一项研究工作。
引据文献详博,理论性强。
思想、学术和哲学一样,都是依据社会的演进而发展,作者将自己对先秦学术的独到见解,很好地融汇到对诸子思想的考证中。《春秋战国史丛考》对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课题进行鞭辟入里的总结性考证,并得出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是作者深厚文献学功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作者对考古学以及古文字学新发现的关注和总结。
正是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使作者对具体史事的考证有了准确定位与稳固基础。如书中《老子思想的历史发展考》一文,对老子思想进行阶段性的区分,认为老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史官文化与隐逸文化的结合体。再如,从《庄子》杂篇出发,对于战国时期的隐逸理念、庄子的性情观、言意之辨,以及儒道关系的探讨都有很强的理论性。
重视考证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作者正是秉持这一优良传统,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得出自己的合乎逻辑的思考。这部论著的出版,希望能够推动先秦史相关研究的深入。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