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亿年前,地球处于寒武纪早期。经过“三幕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各种生物纷纷涌现,地球成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此时所有动物都生活在海洋里,统治海洋的是奇虾、三叶虫等节肢动物。
身披厚重铠甲的奇虾最大体长可达2米,被认为是最早的地球霸主
这一时期的海洋里还生活着一种叫作昆明鱼的小鱼。它体长不超过3厘米,是一种很原始的无颌鱼类。所谓无颌鱼,就是没有下颌的鱼。没有下颌就无法撕咬咀嚼,也不能捕食猎物,昆明鱼只能将含有浮游生物和海洋沉积物的水吸入口中,也就是说,它要靠喝富有营养的水来填饱肚子。
尽管生活在5.2亿年前,但昆明鱼跟现生鱼类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它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肛后尾三部分。和所有鱼类一样,昆明鱼的肛门不在身体末端。它有5对鳃弓,鳃弓与鳃腔相连,用来呼吸。昆明鱼的躯干上长着像船帆的背鳍和腹鳍,以便在水中游动。 
昆明鱼复原图
不管体型、样貌还是生活方式,昆明鱼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如果把它放在现在的水产品市场,估计都没几个人会多看它一眼。再加上缺乏进攻和防卫的武器,在漫长的岁月里,昆明鱼都只能在节肢动物坚甲利螯的威胁下艰难求生。但就是这样可怜又无助的小鱼,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天下第一鱼”。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是因为昆明鱼是地球上第一个长出脊椎的生物,它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5亿多年前的远祖。正是这种小鱼,让我们找到了所有脊椎动物头脑、脊椎和心脏的起源。“天下第一鱼”的称号,当之无愧。

跟昆明鱼同时代的海洋里还生活着它的近亲——海口鱼和钟健鱼,它们同属昆明鱼目。海口鱼与昆明鱼形态十分相似,最大的区别是海口鱼有7对鳃弓,昆明鱼只有5对。

长着7对鳃弓的海口鱼
与昆明鱼和海口鱼相比,钟健鱼的身体形状比较奇特,呈长条状,前端还长着一个长长的向前突出的嘴。这让它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仿佛一条长着唐老鸭脑袋的泥鳅。

体形奇特的钟健鱼
昆明鱼和它的家族成员海口鱼、钟健鱼是早期脊椎动物的典型,但它们在数亿年前就已灭绝,被淹没在地球生命演化史的漫漫长河里。“天下第一鱼”是怎么重见天日的呢?这就必须要提到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1999年元旦,舒德干院士像往年一样没有休息,经过和张兴亮等其他古生物学家持续的艰苦工作,他在从云南澄江化石库采集回的十几筐化石样本中发现了昆明鱼的化石。这一发现很快轰动了世界,被录入多国教材和百科全书,国际权威学术刊物《Nature》当年即用大篇幅全文发表了舒院士有关昆明鱼的研究成果。随后,这一成果又获得了2000年的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舒院士用100万元奖金的大部分在西北大学设立了“德才”奖学金。 得益于舒德干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的长期努力,有关昆明鱼的研究成果,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脊椎动物的演化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改写并完善了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理论。
探索物种起源的道路漫长且艰辛,昆明鱼如同闪光的里程碑,而舒德干院士等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科学家们正是我们的引路人,引领我们不断接近最终的谜底。
一直以来,舒德干院士不仅奋战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还极为热心科普事业。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和西北大学博物馆联合开发的古生物科普图书《穿越地球46亿年》就是在舒德干院士的大力关怀和帮助下问世的。在本书创作过程中,舒德干院士给予了极大的指导,亲自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审定。
 由舒德干院士担任总顾问的科普图书《穿越地球46亿年》已正式出版发行。
《穿越地球46亿年》是一本介绍地球生命演变历程的大众科普图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任学术总顾问,著名古生物学家和新锐科普作家、专业古生物复原图画家通力打造,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集趣味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用专业权威的知识、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语言,带你穿越地球46亿年的历史,领略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本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沿时间顺序,从宇宙起源讲到人类文明诞生,用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讲述地球上生存过的古生物的故事,再现地球46亿年的生命征途。另外,本书首次展示古生物界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科学观点。
 全书分十四章,第一章讲述宇宙、太阳系和地球的诞生;第二章到第十四章以地质年代“纪”为单元,讲述地球从生命萌芽的前寒武纪到人类文明诞生的第四纪这段时期的地质面貌和存在过的物种。
本书稿还配有大量逼真精美的图片,生动地还原了地球各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再现了曾活跃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古生物的风采。





《穿越地球46亿年》以地球46亿年发展变迁为线索,汇集自地球诞生以来出现过的100多种神奇生物,详细解读有关地球发展演变和生命进化的种种谜团。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