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周志忍:评人大社《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周志忍:评人大社《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
2002-07-18 15:01:31  来源: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著名的诺斯悖论阐明了政府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了政府管理现代化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政府改革浪潮。在时代转型的特殊背景下,改革既是对数十年来政府管理实践的检讨和反思过程,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适应过程。打破传统的官僚制行政模式,建立适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后官僚制行政模式”,既是时代对改革的迫切要求,又是当代政府改革的自觉目标。致力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行政模式的转换,使得当代政府改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西方学者常用“重塑政府”、“政府再造”、“脱胎换骨”、“动大手术”等词汇来形容当代政府改革的激进性,断言改革“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的方向性调整”。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行为法制化、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传统政府管理体制几乎所有的方面和环节都受到审视和改革浪潮的冲击。激进改革的时代必然是新理论、新模式、新机制层出不穷的时代,但政府治理理念的变革与更新,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政府治理理念的更新是从抨击官僚制开始的。官僚制模式的突出特征包括公共服务的垄断供给、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级与层级节制、规则为本与过程控制、专门化、非人格化等等。这些被认为适应“烟囱林立”的“大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需求相去甚远。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政府管理新理念是一个多层次的集合体:在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定位上,新理念表现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和对政府失灵的认识,表现为政府战线的“全方位退却”和市场价值的回归,表现为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表现为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浆”;在政府管理的价值选择上,新理念包括市场优位、顾客至上、服务意识、结果为本、民主参与等;在政府管理机制方面,新理念包括民营化与竞争机制的引入、从等级制到协作的分权化政府、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公共服务设计和提供中的公民参与、结果控制而非过程控制、以人为本和以共识为基础的契约式管理等;在政府改革的战略方面,新理念被概括为“核心战略、结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和文化战略”。这一多层次政府管理新理念的集合体,展示了西方政府的“未来治理模式”或“政府管理的新远景”。
严格地说,所谓政府管理的新理念并不是全新的东西。然而,正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新背景下的特殊体现方式,赋予这些似曾相识的“老”概念和提法以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新”的理念。因此,理解和领悟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必须把这些概念和提法置于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必须深入了解新理念在政府改革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方式。我国学界对国外政府改革的研究相当重视,西方政府治理新理念可谓耳熟能详。但除了少数例外,多数研究停留于总结和概括新的提法和新的理念上。面对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新理念”万花筒,人们难免产生一种困惑:行政学早期文献中频繁出现的提法和概念,怎么就成了当代政府管理的全新理念?这里可以借用一段评论来描述我们的困境:“……学人被思潮和观念变革所吸引,……无暇顾及……‘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但是,当思潮的浪头退落以后,当你再别出心裁,观点也没有什么吸引人之处以后,写作的疲倦以及掩盖在这疲倦之中的逻辑苍白,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这种感觉是实实在在的,它包含的问题属于我们自己”。出路何在?把这些概念和提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深入研究它们在政府改革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方式,从而获得新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译丛的问世,为我们的努力奠定了新的基础。
丛书收集的是政府改革与国家治理世界级大师的代表作,主要探讨了国家治理和政府改革的战略、愿景及运作模式,涉及世界范围政府再造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前瞻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著作从国际经验、地方实践等多层次,介绍探讨了政府治理变革的机制、途径和操作手段,政府治理的新理念由于获得了实践和技术支撑而变得有血有肉。
作为对以前政府管理实践检讨和反思的产物,作为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适应的产物,西方政府治理新理念对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有积极的价值和启发意义。当然,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些新的理念在我国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正如作为人类共同价值的民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现方式一样。我建议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阅读这一丛书,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内容
  • 政府管理的新模式 (2002.07.18 15:04:33)
  • 公共管理学科的崭新知识体系 (2002.07.18 15:02:55)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2002.07.15 10:57:03)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