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一部“晚清大电影”的诞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荣禄年谱长编》编辑札记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一部“晚清大电影”的诞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荣禄年谱长编》编辑札记
2023-02-08 09:05:40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历史人物年谱长编从形式上看,介于著作和资料之间,非编者多年默默奉献和辛劳不能竟其功,究其学术价值,往往超越一般的传记,因而受到学者的普遍欢迎和重视。《荣禄年谱长编》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在 2022年的扛鼎之作,从编者到编辑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使这部大部头的年谱不仅成为资料丰富的编年著作,更成为极具分量的荣禄研究的重要成果。诚如编辑所言,“读这样一部年谱长编,如同观赏一部精彩的晚清政坛电影。”责编带着激动的心情回望成书过程,并怀揣对 2023年的期盼,整装出发。

一部“晚清大电影”的诞生
——《荣禄年谱长编》编辑札记

文 | 宋丽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

  1 迟到的来稿

  2021年10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忠文老师热忱推荐了一部“荣禄年谱长编”,说是研究荣禄最新最有分量的专著。此前马老师出版的《荣禄与晚清政局》已经重印,非常成功。据说作者的博士论文题目也是这个,起步似更早,下力则更久,这十几年一直在打磨,迟迟未出。

  这令社里冯勤老师和我非常感兴趣,这意味着上海交大社打造小二十年的品牌“晚清以来人物年谱长编”又要有重磅新作加盟。学界研究荣禄的人委实不能算多,而荣禄于晚清政局又特别重要。作者肯花十几年的工夫(近乎打造一个出版品牌的时间)专攻这一行,足见学风之踏实勤勉——这正是我们欣赏的。

荣禄年谱长编》(订购

王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然而来稿却诸多波折。先是作者所在学校提出诸多方案,以及各种确认程序,这就拖到了年后。2022年3月,上海遭遇疫情,直到6月各单位才有序复工。其间,作者努力解决了学校的各种程序问题,终于在我们正式复工前发来合同确认函,自此,本书的出版工作正式启动。

  2 曲折的审读

  6月底甫一签订合同,作者王刚老师就把初稿发我了。我预审了一遍,总结了一份《初稿问题汇总》,对辅文顺序、正文顺序、体例统一,以及有误信息和缺漏信息作一提示。王老师与我确认修改方法,并在之后的半个月里将他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修改的样稿发给我。不得不说,年谱编撰确实对体例要求不低,作者虽可以借鉴以往出版的年谱,但如果没有太多年谱编撰经验,仍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前期关于体例的沟通就特别重要,无论多小的问题,作者都要善于提出,编辑更要勤于回答。好在经过一个月的细致梳理,体例问题基本无忧。王老师也在7月底提交了二稿。

  但提交二稿的时候王老师表示:有一些新史料正在搜集,审稿过程中可能会发过来。其实看到这样的消息,编辑是喜出望外的,只有如此琢磨,稿子才能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我开启了“如履薄冰”的审稿之旅。年谱长编不容易出彩,稍平庸些就沦为“抄史料”。有些年谱长编的问题则是史料不足,对重要史料缺乏搜集。荣禄这个在晚清政坛非常活跃的人本身就有很多看点——他是溥仪的外公,在光绪和慈禧中间可谓左右逢源,也伴随着诸多争议点——张之洞称赞他“既聪明又通达事理”,康有为斥他为“满洲第一大奸雄”,章太炎戏称他为《石头记》里的“王凤姐”。作者也抓住这些问题稳扎稳打,对一些已有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详细分析。阅读过程中最享受的时候就是看一件事情有各种说法,彼此攻击很厉害,作者从容列出各大史料,最后来一段缜密精彩的分析。“你方唱罢我登场”,读一部年谱长编,竟有点像看一场晚清大电影。

  作为古籍图书编辑,面对人名、地名、书名的问题,几乎每部年谱长编的初稿都在所难免,更不要说这部有着上下卷,资料翔实且考证详赡的百余万字大部头的“荣禄年谱长编”。时间问题是年谱长编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的。看到一百多页,我发现某些条目的阴历和阳历对不上了,马上给作者发微信。后来,作者在亲友团的帮助下,审了三遍阴阳历转换的时间问题:一遍是尚小明老师在阅读初稿时发现的;一遍是作者和学生们一起查的;还有一遍是作者不放心又复查的。此外,错字(包括形近字和音近字)、繁体字、异体字,更是做古籍类书稿常遇到的问题,非花好一番力气纠正不可。初审、二审、三审对这一问题都非常关注,我们又专门请了一位老编审做印前审读。

  3 “战战兢兢”的编校过程

  饶是多人分工,数轮作战,我仍是“战战兢兢”——这是做古籍图书出版难免的忐忑。从主观意愿来看,越是重视的图书,就越希望它做得好,也就越怕出错。从编校实际来看,这部凝聚作者十几年心血的大部头书稿编辑起来的确很难轻松。前前后后,王老师发给我的校对文件有十几份,有一部分是他新增的大段史料,有一部分是他在纸稿修改后扫描的 PDF。与此同时,我也在做各种专项检查,尤其是可能出错的字,不得不统查一遍,完成一个就划掉一个。每发现一个错误,一方面庆幸,另一方面更害怕了,担心还有更多类似的漏网之鱼。按正常流程,三审结束后需要完成一遍通读。我的体会是,通读真是古籍类图书出版必须好好利用的一大环节,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现前三个审次忽略的不少细节问题。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古籍类书稿最好能多读几遍。

  4 给力的作者

  王刚老师可谓我迄今遇到最认真细致的一位作者。谦恭有礼,认真踏实,实事求是,不懈努力,这大概既是王老师能十年如一日地编撰这样一部年谱长编的原因,又是我们能高效默契完成编辑工作的原因。

  编辑最怕的是作者对书稿的不闻不问,而王刚老师则特别热情负责。每当我提出书稿存在的问题时,他都要真诚地表示抱歉,说自己疏忽了,之后认真拿出解决办法。这种老实的态度还体现在他良好的学风上,因为本书有一部分史料是陈晓平老师提供的,王刚老师在每一条由陈晓平老师提供的史料后都加脚注“本条史料由陈晓平先生提供,谨致谢忱”。更令人欣喜的是,王老师提供了十几张制作精美的彩图,都与荣禄有关,包括人物照、合影、赏赐物、故居、信函、电报等,这些图后来作为彩插放在上卷正文前,为本书增色不少。

  审阅这种大部头稿子,光靠编辑团队的审阅远远不够,更要靠作者团队的鼎力支持。王刚老师对编辑工作的最大支持就是花两个多月核对了一遍全书的引文。核对引文真是编辑工作中最容易发现问题的一项,也是最枯燥的一项,很多作者也没有这个安排,但王刚老师认认真真核对引文,其间经历了重庆酷暑、疫情,还作为志愿者去支援。即便最忙碌的时候,王老师也常加班加点地核对引文,并及时给我反馈。王老师的恩师尚小明教授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审读,提出不少关于史料和表述方面的建议,并指出许多硬伤,最后还赠来一篇序。王老师的学生们如前所述,负责审核阴阳历转换的时间。

  在编辑这部书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热爱的力量。因为热爱,王老师才会在当了几年中学老师后,毅然放弃稳定的生活,北上读博,研究喜欢的“荣禄与晚清社会”;因为热爱,他才会在博士毕业后不急着出成果,而是继续埋头研究,打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热爱,他才会有无穷的耐心来推敲、修改自己的书稿,而不是交稿即放手;因为热爱,马忠文、尚小明等老师才会如此热情地支持王刚老师的书稿出版。

  拿到新书的一刻,我感慨万千。2022年有这本书,值了!

  本文原刊于《藏书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荣禄年谱长编》 (2022.12.16 10:47:08)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