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书展将于8月13日至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书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智启无界·学筑未来”为参展主题,精选千余种图书以飨读者,参展图书中既有学术价值突出、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的学术专著,也有以“大教育”为出版宗旨、紧跟教育动态、启发未来学习的精品书籍,以及体现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高品质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24种参展图书:《暗夜星火——党章诞生地的初心故事》、《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旌旗在望》、《教育强国建设》、《未来学习研究蓝皮书(2025):洞察学习新趋势,走进教育新未来》、《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中国古代器物通览(共12卷)》、《非洲现代经济史:十九世纪》、《冯契讲金岳霖哲学》、《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地中海文明共同体:从公元前3000年到轴心时代》、“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全12册)、《学习革命:教室与学校的未来形象》、“李普曼儿童哲学三部曲”(已出版2册:《课堂中的哲学:让孩子重回思考》《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应用行为分析:给教师的书(第十版)》、《自闭症儿童锻炼手册》、《从“心”理解学生——中学生心理评估与干预策略》、“薄荷实验”(《电力消费社会》《游戏直播简史:重塑游戏、电竞与情感经济》《硅谷文化》)、“传记式虚构系列”(《微渺人生》《兰波这小子》)、《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寻龙中国》、《中华诗词写作教程(5册)》、“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7册)”、《数学村的七彩巨人(6册)》,精彩抢先看!
主题出版

《暗夜星火——党章诞生地的初心故事》(订购)
本书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平民女校等红色遗址遗迹,以及在革命年代与这些建筑息息相关的人物,如陈独秀、彭湃、李达、丁玲、向警予等革命先辈,以及他们在这些建筑里发生的事迹等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的奋斗故事,给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教材,以激励年轻一代即使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订购)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在上海诞生?为什么早期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在上海?本书回答了这个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
本书结合详实的文献史料、生动的历史故事、缜密的逻辑推理,从自然禀赋、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文化氛围、社会条件、理论传播、阶级基础和历史突变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上海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其早期活动中独特的要素和优势,科学准确地回答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历史缘由和光荣使命。本书为人们更好地探寻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铭记党的初心使命、实现时代赋予重任提供史实依据、智慧源泉和思维启迪。

《旌旗在望》(订购)
依据史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革命往事。
本书主要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革命活动、党员教育、党组织建设等历史细节,单独成篇,各有侧重。书中挖掘了鲜为人知的一手史料,吸收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刻画了真实立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形象,还原中国共产党在峥嵘岁月里艰苦而卓越奋斗的珍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精神。
重磅推荐

《教育强国建设》(订购)
朱永新教授最新学术成果;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未来建设提供当代经验。
本书直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大国战略博弈与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相互交织的复杂现实,立足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论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时代挑战和实践路径。从这一核心关切出发,还讨论了三个与之关系密切的重大问题:其一,如何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型;其二,如何顺应新质生产力要求,建立英才儿童早期发现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评估与支持的科学完备体系;其三,如何呼应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实施弹性教育,增强教育弹性。

《未来学习研究蓝皮书(2025):洞察学习新趋势,走进教育新未来》(订购)
迈进人工智能时代,只有加快研究“人是怎么学习的”以及“未来我们该怎么学”,才能在未来的国际人才竞争中搏得先机。本书立足于当前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未来学习研究与实践进展,针对“未来学习多样态、未来课堂新结构、未来课程新形态、未来环境新生态、未来评价新模式、未来教师新素养、未来学校新图景”七大领域,对其中的进化历程、发展趋势与实践样态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学习研究提供方向指引与行动指南。

《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历时数十年独立撰写的权威西方音乐通史,音乐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维度交叉融合的立体画卷!
本著作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学名誉教授、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历时数十年独自撰写完成,堪称音乐史上不曾有过且难以复制的壮举。全书以崭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从中世纪至20世纪末的音乐发展史,对现当代音乐的论述尤为详尽,堪称对人类音乐的一次统揽检阅。

《中国古代器物通览(共12卷)》
由陆锡兴教授领衔专家学者团队耗时三十余年精心搜集材料编撰而成。集历史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大型文博工具书,让器物讲述文明故事,用实证传承文化基因。首先出版的《工具卷》收录条目为广义的生产工具,不仅包括农业手工业工具,还包括与生产力发展相关的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如天文器具等。

《非洲现代经济史:十九世纪》(订购)
六点非洲系列,“诺马奖”权威著作,以非洲本土视角,重塑非洲经济史研究范式。
本书以19世纪作为主要历史背景,深入剖析了非洲经济的复杂脉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元、动态且具有内在动力的非洲经济全景。作者从非洲本土学者的视角,详细讨论了殖民主义进入非洲后给非洲大陆各区域带来的巨大变化,涵盖环境和人口变化、农业生产、矿业和制造业、国内贸易和区域贸易、国际贸易和帝国主义等诸多内容,在史料和史观上,至今仍对非洲历史和非洲经济领域有着深入影响力。

《冯契讲金岳霖哲学》(订购)
本书是对金岳霖哲学思想的深入解读与评述,由著名哲学家冯契撰写。书中不仅梳理了金岳霖在认识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方面的贡献,还探讨了金岳霖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会通,以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冯契的独特视角,展示金岳霖哲学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展现冯契本人对金岳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30周年和冯契先生诞辰110周年。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订购)
2部经典+7部关联文本;还原加缪“荒诞-反抗”思想生长轨迹;余中先倾力解读;40年法国文学研究积淀。
《局外人》和《鼠疫》这两部深刻而影响深远的小说,是加缪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对人类荒诞生存境遇的深刻揭示与超越,至今仍能照见我们的现实。本书是法语文学大家余中先教授,关于加缪这两部经典著作的诚意导读。从加缪自身的“局外人”体验出发,细读书名所蕴含的多重隐喻、人物的象征意义、主人公口头禅中的人生态度、插曲故事的巧妙构造、文风背后的作者追求、加缪不同作品之间的有趣互文,等等。

《地中海文明共同体:从公元前3000年到轴心时代》(订购)
入选“中国好书”2025年6月榜;
入选2025“上海好书”半年榜;
“文明共同体”这一概念,意味着文明论意义上的世界体系,或曰具有类似世界体系之错综关联与复杂结构的文明整体。
本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前轴心时代成就代表的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阿卡德文明),作为东西方文明(特别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希腊文明)之中介的安纳托利亚文明,以及实现了轴心突破的伊朗文明、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本书还专门开辟一章对印度文明加以讨论。

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全12册)
紧扣国家人工智能教育指南,持续推进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建设,通过螺旋上升式课程设计,实现教材、项目实践和教师培养的立体化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思维和能力,为各类院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提供示范引领样本。

《学习革命:教室与学校的未来形象》(订购)
重新定义学习,21世纪型的教与学。
作者依据其独创的学习共同体理论,总结其研究团队组织的日本学校支援经验以及世界各国访问得到的国际比较的事例,分析21世纪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学习革命理论,并展望以后的未来学校教育的理想形态。他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学习革命已然开始,教室与学校的形象也将发生改变。因此,必须创造新的社会、新的教育、新的学校和新的学习。
“李普曼儿童哲学三部曲”(已出2册)

《课堂中的哲学:让孩子重回思考》(订购)
哲学和儿童是天生的盟友。
儿童哲学强调对教育的彻底重塑,关注和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和趋势,运用哲学的智慧来改变学与教的方式,在集体共同的探究过程中实现儿童思维、道德、品格等全面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思维、推进学科教学、增强道德教育、提升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本书是“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的代表性著作,对于儿童哲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实践案例等进行了系统表述,为我国理解和实践儿童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引。

《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订购)
本书是李普曼晚年重要的儿童哲学著作,是他关于儿童哲学教育实践的整体性总结和反思。在这本书中,李普曼集中探讨了“什么是好的思维?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思维教育?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如何将思维的发展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等问题。

《应用行为分析:给教师的书(第十版)》(订购)
特殊教育领域跨越四十余年的经典著作,理论与实务兼具。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是理论也是实务,ABA作为一门基于实证的科学方法课程,在特殊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系统观察、数据分析和行为干预,帮助特殊儿童(如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等)建立适应性行为,减少问题行为,并提升独立生活能力。本书作为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的经典著作,跨越四十余年,无论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工作者,还是教育研究者、教师和家长,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自闭症儿童锻炼手册》(订购)
一般认为,让自闭症儿童积极参与锻炼或任何新的日常活动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可能忽略了自闭症儿童的儿童属性。本书作者认为,自闭症儿童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患有自闭症,而不是突出自闭症却忽略其还是儿童。请务必记得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把残疾放在第二位。而如何激发自闭症儿童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作者提出了日常锻炼的八个要素。由此,我们可以调动自闭症儿童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并建立指导者教学实践的信心,保障自闭症儿童在运动锻炼中受益。

《从“心”理解学生——中学生心理评估与干预策略》(订购)
中学心育案头书:手把手教你做评估。
本书旨在帮助教师从心理学视角科学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实用的评估与干预方法,适合班主任、德育干部、学科教师及心理教师阅读,兼具科普性与工具性。本书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语言通俗易懂,每章以案例导入,简明阐述核心概念,并提供具体方法指导,内容设计贴合教师实际需求,助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应用,有效应对学生心理问题。
“薄荷实验”

《电力消费社会》(订购)
一本站在能源人类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前沿的力作,打破经济学中“理性市场”的神话,展现技术性知识与实践如何构建现代经济形态。
本书突破传统市场观中“理性博弈”或“政策产物”的单一叙事,揭示技术性知识与实践如何深度嵌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塑造能源治理与日常生活的基础秩序。在新能源转型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日益智能化的今天,电力商品化的历史与现状,不仅关乎技术与经济逻辑,更映照出我们作为现代人所处的能源与社会关系之网。

《游戏直播简史:重塑游戏、电竞与情感经济》(订购)
入选2025“上海好书”半年榜。
美国社会学协会传播、信息技术与媒体社会学分会(CITAMS)图书奖,当代电竞研究领域重要学者T.L.泰勒(T.L.Taylor)的又一力作。
本书是一部关于游戏直播、电子竞技与情感经济的深度民族志。这不仅是一部游戏研究的前沿之作,更是一次对当代数字文化的洞察之旅。它将带领读者进入游戏直播的幕后世界,理解内容创作、技术平台与观众互动之间的复杂动态,揭示在算法驱动与用户参与之间,人们如何重新定义“玩”的意义,并在过程中建构新的情感与社会秩序。

《硅谷文化》
戴安娜·福赛斯(Diana Forsythe)人类学大奖获奖作品,“社交平台的未来就潜藏在硅谷人的经历之中”。
本书勾勒出硅谷从一个地方性高科技产业区演变为全球科技标杆的过程,也呈现出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交织。书中凝视硅谷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充斥着数码装置的种种生活方式,捕捉了科技人群在高压、竞争、日常生活间的平衡。第二版更新了最新的互联网格局变化(互联网巨头竞争、共享经济崛起、手机占据人越来越多的时间等)给“硅谷人”带来的影响,审视技术饱和如何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
“传记式虚构系列”

《微渺人生》(订购)
《微渺人生》旨在讲述几个“小人物”的命运,而他们命运的线条,在某些时刻经由某个第三者的讲述或道听途说,与叙述者自己的人生相遇了。命运在或近或远处交汇,他从他们的存在中读到了自己的人生。这八篇小传(一个跑去殖民地的农家男孩;祖父母;一个也许成了苦役犯的农民;高中同窗;医院的病友;乡村神父;乐于助人的情人;死去的姐姐)最终合而为一,构成了一本间接的、碎片化的自传。

《兰波这小子》(订购)
“写兰波的书只有唯一一本,所有内容写出来都一个样。”《兰波这小子》以其独特的方式打破了这一传统。它既是断章,仅仅截取兰波生命中几个不起眼的时刻;也是残篇,以兰波写完《地狱一季》为全书结尾。同一个故事夹杂着两种声音。一个声音讲述不一样的兰波:受困于家庭牢笼,年少成名却难在巴黎找到立足之地,为爱奔走却在他乡斩断情缘,最终放弃文学远赴非洲。另一个声音穿引其间,是米雄自己的:他对兰波的阅读,对虚构的思考,对文学的坚持……

《丰子恺漫画课:读懂外公的画》(订购)
丰子恺外孙和外孙女追忆丰家漫画课,还原漫画背后的故事。
一代文艺大家丰子恺先生的外孙杨子耘、外孙女杨朝婴,也即丰先生长女丰陈宝(漫画中的“阿宝”)的长子和长女,从丰先生七千余幅漫画作品中,精选出不常见的子恺漫画、不太容易看懂的漫画、画面背后有故事的漫画,以及与家人、亲朋好友有关的漫画,并撰文谈漫画和画后的故事,谈家人和亲情,娓娓道来,深情款款。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虽然明白易懂、老少皆宜,但这些富有诗意的漫画作品,只有细心品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奥妙。

《寻龙中国》(订购)
《寻龙中国》是一部以“中国恐龙”为主题的科学绘本,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两大人气IP——风趣幽默的萌狮和知识渊博的合川马门溪龙化身展览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穿越亿万年的恐龙奇妙之旅。这本书以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大展”的四个展区为框架,从“见龙在田”到“飞龙在天”,逐步揭示中国恐龙家族的演化奥秘,讲述巨龙与猛龙的奇伟雄姿,展现恐龙世界的多样性与飞行演变的传奇过程。此外,本书特别致敬为恐龙研究默默奉献的中国科学家们,展示他们逐梦高远的科学精神与合作成果。

《中华诗词写作教程(5册)》(订购)
本教程是适合学校课堂中国古典文言诗词教学的参考读物,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诗词基本写作知识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的训练,加深对历代诗词经典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诗词体裁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当代社会生活,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教程以近体律诗和词的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兼五言、七言古诗的知识与写作训练,不包括散曲。

“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7册)”
从名著导读到深度阅读;学术名家与一线名师合力研发,精讲文本内核、精练思维路径;伴读学案+测评系统助力学生实现真实阅读到能力转化。
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市特级校长、陈军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市北中学陈军校长联合主编。本丛书覆盖初中至高中部编版教材“名著导读”全套核心书目,过程性引领和测评贯穿始终,切实促进学生的真实阅读、真实学习、真实成长。

《数学村的七彩巨人(6册)》
这套《数学村的七彩巨人》不是普通的冒险童话,而是融合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童话,带有很强的学习属性。涵盖新课标全部知识点。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无感式渗透融合。跨学科,一篇故事,一个知识点,一道挑战题,三合一数学语文学习新方案。每一册平均50节故事,50个知识点,50道挑战题,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语文学习兴趣为目标。预习、学习、复习,追求无痛式习得。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