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 “法学图书”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法学图书”专栏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2025-09-24 10:43:59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订购)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已出版书目一览

总  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律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的“扶持发展法律职业教育”“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的战略部署,适应法律职业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生态的全方位变革,我们组织编写了“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强调实践导向,紧密围绕法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职业性、实践性、创新性”为核心理念,构建起覆盖法律实务全链条的知识体系,以解决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偏重理论灌输,与法律实务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教材以法律实务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行业规范与新兴领域法律问题,构建“理论—实务—技能”三位一体的教材编写模式,致力于推动法律职业教育与法治工作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德法技兼修”的高质量复合型法务人才:以“德”为根基,筑牢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以“法”为内核,坚持“法律+”跨专业互融,培养复合型法务人才;以“技”为特色,聚焦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向,突出法务技术技能培养。

  根据编写规划,“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将陆续出版《刑法原理与实务》《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国际经济法实务》《企业法律服务》《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法律适用》《税法与办税实务》《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基础》《公证实务》等教材。这些教材既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又紧密结合了法律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本系列教材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为主的教材体例,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和项目中学习法律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编写形式上,注重多样化和创新性,运用图表、案例、实训等多种形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确保教材的质量,我们组建了一支由高校法学教师、法律实务工作者和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编写团队。他们既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最新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融入教材内容,使教材更符合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编写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调研法律职业岗位需求,广泛汲取一线法律工作者的实践经验,确保教材契合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要求。

  “法者,治之端也。”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高质量复合型法务人才的重任。我们相信,“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的出版,将为新时代法律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法律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师生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在使用本系列教材的过程中,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能不断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优秀法务人才,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律职业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冯军

2025年5月

已出版
图书介绍

税法与办税实务》(订购

教材特色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编写团队深入挖掘每个项目的思政目标,将“思政目标”放在了项目首页,同时,在教材中开辟了“思政园地”栏目,传递税收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典型人物、税收历史故事等思政内容,用鲜活的案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坚持职教特色,突出质量为先。

  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内容。

  3.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开发。

  编写团队成员均具有十年以上财税工作经验,特聘请行业企业一线财税专家支胜彦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开发教材。

  4.服务产业发展,适应行业人才需求。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及时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规范、新准则、新税法融入教材内容,全面反映报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5.应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体化新形态教材。

  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通过植入二维码等方式,提供“微课”视频、“纳税申报实操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打造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6.编写体例、形式和内容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本教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强调“理实一体、学做合一”,更加突出“实践性”,利用EPC金税平台,实现情境化教学。

  7.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及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

  8.教学资源丰富,质量上乘。

  本教材提供微课视频、操作视频、课件、课程标准、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电子商务法律实务》(订购

教材特色

  1.理实融通,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

  本书突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实务流程与法律法规,以真实电商运营场景为依托,系统构建“理论阐释-实务解析-法律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通过9个教学项目的递进式设计,形成覆盖电商全链条的法律知识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2.岗课赛证融通,打造“学以致用”实践教学模式

  教材深度对接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标准,将1+X证书考核要点融入教学内容,设置“法条链接”“案例研习”“实训操作”等特色栏目。通过电子合同签订模拟、网络侵权证据固定等实训任务,强化学生法律实务能力。

  3.动态更新,聚焦“新业态·新技术·新规范”前沿领域

  教材建立“法规更新-案例迭代-教法升级”动态调整机制,及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最新立法成果,新增跨境电商税收、智能合约法律效力等前沿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法律规制新趋势,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法治思维。

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法律适用》(订购

教材特色

  本教材立足职业教育的核心定位,聚焦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实务贯通”为编写原则,以“理论—制度—实践”三维视角展开,着力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内容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损害事实认定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编,上编 理论基石(第1章):系统阐释环境法基础、生态环境损害基础知识以及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纠纷解决机制,揭示生态环境损害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特殊法理;下编 实务精要(第2-11章):按生态环境损害的环境要素进行划分,通过对“云南绿孔雀案”“唐山沉船打捞案”“国家公园司法保护案”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炼生态环境损害案件法律适用路径、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操经验。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订购

教材特色

  1.内容特点。本教材以案例为指引,按照刑事诉讼办案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侧重程序、文书制作,体现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切实解决现有教材只涉及理论知识,不涉及实务的问题,达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满足高职法律教育的需要。本教材坚持以理论为基础,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为中心,司法实务为目标,坚持做到理论、法律规定、诉讼实务有机结合。本教材吸纳了刑事诉讼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的司法解释,力求内容新、实。本教材所用法律主要包括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以下简称《人民陪审员法》)。司法解释主要包括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解释》)、2019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诉讼规则》)。法规主要包括2020年7月20日公安部令第15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修正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等。

  2.体例特点。本教材的编写采用了新的体例,一是采用了新的结构体例。改变了传统的概述、制度、程序的编写体例,代之以任务为主线,按照刑事诉讼的分类将整体内容分为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刑事诉讼基本制度、刑事案件办案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几部分,职业特色更加突出。特别是刑事案件办案程序分为一般公诉案件立案、侦查,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立案、调查,公诉案件的起诉,审判程序几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一类案件的诉讼程序。在程序中,又将公、检、法、律师等不同部门的工作程序分别进行介绍,便于学生把握在不同诉讼中公、检、法、律师等不同部门的工作。二是进行一体化教材的探索,将诉讼流程、法律文书格式及范本作为扫码获取的知识,简化教材的内容。三是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诉讼程序部分将诉讼流程、主要文书引入,提高学习实用性。特别是归纳了公、检、法、律师在不同诉讼阶段的不同诉讼程序的工作流程,精选了公、检、法、律师在诉讼中常用的法律文书格式,使学生学习更加清楚、明了。四是在每一模块的内容前首先概括本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知识要点,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突出了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每模块的内容之后,提出了知识巩固、训练案例、拓展训练的内容,便于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五是案例引入,并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联合百家大学出版社推出“法学图书”专栏 (2025.09.16 10:50:27)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