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权利应嵌入具体的历史处境中 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权利论》随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权利应嵌入具体的历史处境中 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权利论》随感
2015-07-21 09:09:29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学之难者,莫过于权利也。著名宪法学家王人博和著名法理学家程燎原在《权利论》一书中指出,“人类不能没有权利,就如不能没有法律一样。没有权利的人可不称其为人,没有法律的社会,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当然,权利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反之,离开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无所谓权利的存在,任何权利也不能称之为“权利”。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主从关系是宪法与法律的精髓,适当的张力是民主国家的综合体现。在二者关系上,公民权利是第一,是构成整个法律体系的脊椎骨,而国家权力不但必须来源于公民的授权,还应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其中,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再强调,,“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作者认为,“权利对一个社会、一个政府应具有不可漠视的价值。”一国公民在本国内享有全部的法律权利,是为公民权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权利本位”。与“权利本位”相对的是“权力本位”,由于国家权力为少数人所占有,有少数人会把这种特殊化了的政治权力“利益最大化”,或者为某一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而这种利益上的倾斜,必然使利益分化和冲突,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权利作为人的一种积极追求,有的把它归结为“利益”(耶林),有的把它归结为“自由”(霍布斯),有的把它归结为“合理期望”(庞德)。但是,人的意志的目的性是具体的。因为“意志的能动力量都是以利益需要作为物质根据的,是意志能动力量的物质根源”。作者认为,“自由意志、利益、行为自由构成了权利的三大要素。”其中,人对权利的主张和追求就是人基于意志对某种利益的主张和追求,“权利就是自由意志支配的,以某种利益为目的的一定的行为自由”,而“利益本身又是权利的一个重要要素”。

  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把人的生存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以及财产所有权等这些最基本的权利,定义为“自然权利”,认为人们生来就应该平等地拥有。作者认为,“人取得某种自由,首先是从取得某种权利开始的”,“权利是自由现实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尽管“权利就是自由的定在”,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理性,它必然要通过突破人的意志的主观性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实存。而人一旦置身于现实活动或现实生活中,想象中抛开的各种限制就会悉数回到人的身边。所以,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名言即是对自由现实性的理解,也是对权利现实性的反思。在近代政治哲学中,洛克认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这是在规则未加规定的一切事情上能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去做的自由,而不受另一人的反复无常的、事前不知道的和武断的意志的支配;如同自然的自由是除了自然法以外不受其它约束那样。”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一种发达的法律制度中,权利界限的确立往往与“法授权(权利)即自由”和“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的选择相关。但是,并非任何形态的“法不禁止”都赋予人们广泛的、充分的权利。作者在《权利论》中指出,“法律之下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法律”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同时,对权利的限制必须予以限制。即,法律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干预,或者法律对权利和自由的限制,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否则,“法不禁止即自由”也可能成为专制和极权者的口号,或者个别人的特权。所以,公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权利应该被超越的,对权利的超越不仅在于寻找一个更高、更普遍的“历史模式”,更在于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民的权利嵌入具体的历史处境之中,脱离历史处境的权利只能是虚无缥缈的。

  在人类的社会里,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因为一个不公不义的社会,纵艳阳高照,犹暗无天日。罗尔斯在名著《正义论》中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正义总意味着平等。在政治层面,平等表现为平等的自由权利和民主政治;在经济层面,平等涉及到分配的正义。”即,“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的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程燎原、王人博教授的《权利论》一书,是《法治论》的姊妹篇,他们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这实实在在的彰显了一个“法治理论时代”的到来。

  《新民说 权利论》,程燎原 王人博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定价48.00元。ISBN 978-7-5495-5979-4。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北大社《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增订版)》 (2015.03.18 10:29:32)
  • 北京大学出版社《你的权利从哪里来?》《民主是可能的吗?》入选“2014十大法治图书”  (2015.02.05 9:28:17)
  • 用制度打造权力的笼子《权利制约监督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05.20 15:11:50)
  • 《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03.26 9:26:24)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刑事被告人、被害人权利保障研究》 (2012.10.29 14:38:40)
  • 地球就是潘多拉,哪里寻找阿凡达 北京大学出版社《动物权利研究》《动物权利与人类义务》 (2010.03.26 11:08:07)
  • 人大社《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 (2009.01.20 14:06:49)
  • 劳动权利的思辨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 (2004.02.12 14:57:36)
  • 文学史——权利与悲剧 (2002.08.09 10:18:38)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